【学艺网 81art.com】精彩巨献,《电视编导基本素养之观察与感受》。本年度有关编导专业最巨实用价值的专业资料,由学艺网专栏作家摄影老师,携手爱心公益大使陈家伟和可爱的小布丁zhangxiaoxia联袂推出,点击率高达169次,已有216人付费查看并下载。作品发表日期:Monday, May 14, 2012 16:29:15;文章更新时间:Sun, December 24, 2017 11:24:43 GMT;作品分类浏览目录:文艺常识;作品关键词:电视编导,基本素养和莫泊桑;作者所属频道:艺术辅导班。如对本文内容有任何疑义或建议,请在学艺论坛提出。
即将为您推出的是美文大作:电视编导基本素养之观察与感受,精彩不容错过,敬请关注!
电视编导基本素养之观察与感受
观察时必须感受,观察生活如果只是冷眼旁观无动于衷,这种人干不了编导,因为他冷漠麻木没有感情,而编导应该是感情很丰富的人。你观察对象的表现应该很自然地反映在你的情感反应上。比如老师给学生们上课,学生们在听课的同时也会观察老师,如果老师讲课的内容好,讲得即生动又有趣,学生们肯定会喜欢、会兴奋;如果老师讲课的内容好是好,但光照着讲义念,时间长了,学生们会感到疲惫想睡觉;如果老师东拉西扯没个中心内容,甚至自吹自擂卖弄学问,学生们会情绪厌烦非常反感。这些都是人们观察后的不同感受反应。同样,老师讲课时乃至课前课后,也会观察学生们,学生们是否用心听课、踊跃发言、作业认真、独具特色。如果迟到、早退、旷课,不用心听课还老睡觉,作业马虎,甚至在网上下载应付交差,老师也会很反感。这便是观察与感受的关系,也是我们作为编导应抱有的态度。
过去领导一再强调要求编导必须老老实实、全心全意地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所谓深入生活就是要跟工农兵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军营则是同出操、同行军等);体验生活就是要和工农兵群众打成一片,和他们交心、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思想感情态度立场工农兵化,也就是说,在改造自己的同时也了解熟悉他们,只有如此才能写好他它们。虽说现在看来,这些强求有些“左”的味道,但我作为国家剧院的编剧,却因此可以面向全国深入生活和体验生活了(而且旅差费用全都公家报销),这对我开阔眼界、扩大视野很有帮助,同时也的确了解熟悉了许多生活与人物,对我的剧本创作帮助很大。计划经济时代的强求的确能让你一心一意地集中精力和注意力去观察生活。现在是市场经济了,没了强求,也没了公家报销的旅差费用(除非是官方策划运作的创作),因此就全都靠你们自己非常自觉地去观察生活了。好在你们赶上了我国社会的转型期,改革开放了,既有不同的社会层面又有多元文化的思想潮流,人物也不像以“阶级斗争为纲”时代的只有好人、坏人,正面人物、反面人物,革命战士、阶级敌人的那种极端两极化、简单化、脸谱化,而是多面的、立体的、复杂的、边缘的、真实的、人性化的人物了。事件也不像那个时代一有个事故就准是阶级敌人幕后破坏,别有用心的人有阴谋、有组织地策划,帝修反从国外的颠覆活动,而是各种各样的、形形色色的灾难事件、贪腐事件、流氓事件、黑社会事件、诈骗事件、欠薪事件等,面对这些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而你们又能自觉地留心观察的话,肯定会大有收获。
能够主动自觉地去观察生活了,那么该如何提高观察生活的能力呢?我认为应该做到:观察人微、注重细节、捕捉特征。比如说我们观察人,自然是先从捕捉他们外在的形象气质、音容笑貌、举止作派、讲话特点开始。再如何深入捕捉他们的内在变化呢?就说笑吧,从形态上说有大笑、微笑、含笑、喷笑、爆笑;从内容上说有冷笑、嘲笑、阴笑、狂笑、欢笑、陪笑,反正是真笑、假笑、不真不假的笑。如果你观察入微的话,就能从别人笑的形态到内容,到探索其内心,直至达到了解一个人的思想感情或性格特点。都说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这话绝对没错。坦率地说,当今眼神干净而单纯的人并不多,我们一位专招表演系考生的老师,一旦发现单纯而干净的眼睛就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兴奋得不得了。为什么?因为有单纯而干净的眼睛,他们的心灵也会是干净的,他们是一张白纸,可塑性强、好培养,白纸上可以画上又新、又美的画,可以展现真善美。当然,现实生活中人的眼神是多种多样的,诚实的、坦然的、兴奋的、欢乐的、无奈的、疑问的、困惑的、诧异的、求助的、痛苦的、绝望的、阴险的、拷问的、期待的、傲慢的、无礼的、祈福的、向往的、热情的、鼓励的、崇敬的、冷漠的、鄙视的、迷茫的、色迷迷的以及眼睛后面还有眼睛的,眼神和目光够我们观察一辈子的了。从一个人的目光与眼神既可以看到他的修养,也可以透视出他的内心世界。比如当年的周恩来总理与人握手时总是目光亲切地望着对方的脸庞,这是待人平等对人尊重的修养,现在的很多领导干部或公司老板与人握手,常常是不苟言笑地、施舍般地斜伸出手,与自己的身体成30度角和对方握一握或者仅仅是拉一拉手,眼睛却根本就不看对方,哪像周总理与人握手时总是那般的有力,仿佛是见到亲人或战友般高兴,对外国友人则是一种热情欢迎的态度。这两种细节的对比说明了什么?充满人性化的修养与权力使人异化后的傲慢。至于捕捉特征,一般是从他们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待人接物、处世态度、情趣爱好、衣着打扮、饮食习惯等方面入手,这方面的例子那就多得举不胜举了。这里我只举一个例子,其余的你们就举一反三自己联想吧。比如说衣着打扮,这是你们年轻人最感兴趣的了,你们的共同特点是赶时髦、追时尚、慕名牌,很少考虑要结合自己形象气质去选择什么样的款式和颜色才适合自己。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西方很是流行了一阵子喇叭裤,当年我看广东人、香港人、日本人也跟风,大穿特穿,殊不知他们人矮腿短,喇叭裤一穿就把人压得或者说衬得更矮了,不像人家西方人身材高大,腿部修长,喇叭裤穿起来显得十分飘逸潇洒。假如有人在跟风的潮流中不为所动,偏偏逆反地按自己的形象气质和审美趣味选择衣着,那我们就会观察与捕捉住特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