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艺网 81art.com】精彩巨献,《编导艺考生应掌握的文学常识西方电影史二》。本年度有关文学常识最巨实用价值的专业资料,由学艺网专栏作家表演老师,携手爱心公益大使陈家伟和可爱的小布丁bianji联袂推出,点击率高达361次,已有524人付费查看并下载。作品发表日期:Friday, March 04, 2011 17:40:24;文章更新时间:Sun, December 24, 2017 09:57:55 GMT;作品分类浏览目录:文艺常识;作品关键词:西方电影史,编导艺考生和云南省高考;作者所属频道:艺术辅导班。如对本文内容有任何疑义或建议,请在学艺论坛提出。
即将为您推出的是美文大作:编导艺考生应掌握的文学常识西方电影史二,精彩不容错过,敬请关注!
18.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
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正式登场:夏布罗尔《漂亮的赛尔其》(1958)
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意义:
首先,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是一次制片技术和制片方法的革命.
其次,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确立个电影个人风格的地位.
第三,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反传统,比20年代先锋派有分寸些,其始终关注现实和艺术,特别注重艺术中的个体人的关系。
第四,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在电影语言和电影形式的革新方面对电影艺术作出了重大贡献.
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代表人物:
特吕弗(1931-1984)《四百下》(自传体影片)《枪击钢琴师》
19.法国电影的“左岸派”:
时间:50年代末,巴黎塞纳河畔聚集了一批文学家出身的电影导演,他们被后人称作“左岸派”。
法国电影的“左岸派”的主要人物有:
阿仑•雷乃、阿涅斯•瓦尔达、克里斯•马尔凯、阿兰-罗伯•格里耶、马格丽特•杜拉斯和亨利•科尔皮
法国电影的“左岸派”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
(1)一种是从事电影创作时间较长的导演,如阿仑•雷乃、阿涅斯•瓦尔达和亨利?科尔皮。
(2)另一种是以从事文学创作为主,如克里斯•马尔凯、马格丽特•杜拉斯和阿兰-罗伯•格里耶。
法国电影的“左岸派”的创作特点:
(1)法国电影的“左岸派”的导演们从来不改编文学剧本,一定要专门为电影创作剧本,而且通常都由文学家们创作出非常文学化的剧本。
(2)法国电影的“左岸派”的导演把重点放在人物的内心活动上。
(3)法国电影的“左岸派”的电影手法非常讲究推敲,细节上都要修饰雕刻。
(4)法国电影的“左岸派”的影片具有浓重的现代主义色彩,尤其是马格丽特•杜拉斯和阿兰-罗伯•格里耶的作品,具有法国新小说派的风格。
20、被称为“孤独三部曲”的是:费里尼的《骗子》、《她在黑夜中》、《道路》。
21.被称为“现代爱情三部曲”的是:安东尼奥尼的《奇遇》(1960)《夜》(1961)《蚀》(1962)
22.英格玛•伯格曼:
英格玛•伯格曼是瑞典著名的影剧两栖导演,杰出的电影剧作家。
英格玛•格曼的贡献:开辟了电影表现的新领域,对电影艺术的发展和电影语言的革新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开创了“作者电影”、“主观电影”、内省电影的先河“。
英格玛•伯格曼主要作品:《第七封印》(1955)、《野草莓》(1957)[英格玛•伯格曼意识流电影代表作]
23.新德国电影运动:
(1)奥博豪森宣言:
1962年2月28日在奥博豪森举行的第八届西德短片节上,由一批年轻的电影工作者发表的“奥博豪森宣言”标志着新德国电影运动的开始。
(2)新德国电影运动的第一代:
代表人物:亚历山大•克鲁格(倡导者和领袖)、彼德•沙莫尼、福尔克尔•施隆多夫
“新德国电影运动的第一次高潮”(1965-1967)
主要作品:亚历山大•克鲁格《向昨天告别》)(1966)、彼德•沙莫尼《狐狸禁猎期》(1966)
福尔克尔•施隆多夫《青年托尔勒斯》(1966)
新德国电影运动的第二代:维尔纳•赫尔佐格、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维姆•文德斯
新德国电影运动的真正的高潮是在1979年,主要代表作品有:
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的《玛丽亚 •布劳恩的婚姻》(1978)、福尔克尔•施隆多夫《铁皮鼓》(1979)
24.“新德国电影奇才”—法斯宾德
法斯宾德是新德国电影运动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法斯宾德的处女作:《爱比死更冷酷》(1969);法斯宾德的绝笔:《水手奎莱尔》(1982)
法斯宾德在艺术风格上的特点:法斯宾德被后人称为激进的后现代代表。
法斯宾德在叙事结构上的两个显著特点:
(1)重新确认电影的叙事,总是与历史、社会生活相交织,赋予叙事以宏阔的历史视野,从而克服现代主义排斥叙事的纯粹主观性。
(2)重新确认电影的大众媒体性质,注重叙事外观的观赏价值与历史内涵的思辨价值的统一,从好莱坞式的经典叙事技巧中找出参照,从而克服现代主义曲高和寡的封闭性。
法斯宾德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他的“德国女性四部曲”(法斯宾德成熟期作品):《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1978)、《莉莉•玛莲》(1980)、《罗拉》(1981)、《维洛尼卡•佛斯的欲望》(1982)
25.英国自由电影运动:
英国的现代电影始于“自由电影运动”。英国自由电影运动产生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比“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晚了三年左右的时间。
英国自由电影运动产生的背景:二战后人们普遍对现实的不满和50年代英国电影的停滞不前。
英国自由电影运动的主要人物:林赛•安德森、卡雷尔•赖兹、托尼•理查森、约翰•施莱辛格
英国自由电影运动的代表影片有:
卡雷尔•赖兹《星期六晚上和星期日早晨》(1960)是整个“英国自由电影运动”最负盛名的作品,也是英国电影的代表作之一。
托尼•理查森《愤怒的回顾》(1959)、《蜜的滋味》(1961)、《长跑运动员的孤独》(1961)
林赛•安德森《如此体育生涯》(1963)
约翰•施莱辛格《一种爱情》(1962)、《骗子比利》(1963)
26.“记录片之父”—罗伯特?弗拉哈迪
罗伯特•弗拉哈迪被公认为“纪录片之父”和第一位伟大的写实主义者。
他的影片《北方的纳努克》(1916)开创了非叙事电影的历史。
27.新好莱坞:
“新好莱坞”或称“好莱坞文艺复兴”,诞生于1967年。
其标志就是该年度最受欢迎的三部影片:《邦尼和克莱徳》、《毕业生》、《酷汉卢克》(又名《铁窗喋血》)
28.真实电影:
所谓“真实电影”是指通过使用不受干扰的便携式摄录设备,避免涉及素材的先入为主的叙事线索和理念,以直接性、共时性和逼真性为目的的记录电影。
“真实电影”一词最早是法国电影作者让•鲁什用来指其与埃德加•默瑞合作的影片《夏日记事》的。该片被认为是第一部“真实电影”。“真实电影”派最著名的影片是:马赛尔•奥菲欧斯的《悲悼与怜悯》(1970)。
29.斯坦利•考夫曼在1966年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了“电影一代”的概念。
30.被称为“飞翔的荷兰人”的是—乔伊斯•伊文思,他的一生的电影活动遍及世界各大洲(包括中国在内)。[主要作品有:《桥》(1928)、《雨》(1929)、《围海造田》(1933)]
31.影片《公民凯恩》(导演:威尔斯)的挑战性:
(1)体现在它对传统的电影审美观念的大胆突破,它不属于类型电影。(多视角的现代叙事结构)
(2)体现在它对电影语言及视觉技巧的锐意革新上,威尔斯对长镜头段落富有创造性的运用,不仅是一种新的技巧和手段,更是一种新的电影观念,对后来的巴赞的长镜头电影理论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32.大卫•里恩的电影创作:
大卫•里恩早期以拍摄文学戏剧电影为主,最具代表性的影片有:《相见恨晚》和《孤星血泪》。
大卫•里恩50年代的风格转变为拍摄“跨洋电影”代表性影片有:《桂河桥》和《阿拉伯的劳伦斯》[该片开创了宽银幕电影的先河]
大卫•里恩与福雷德•希区柯克的相似之处:
(1)一是强烈的的电影感和画面感。
(2)二是追求尽善尽美的叙事技巧。
(3)三是拥有众多的电影观众。
33.布努艾尔(1900-1983)[西班牙导演]
主要作品:布努艾尔的《一条安达鲁狗》(1928)被认为是超现实主义电影最为重要的作品。
布努艾尔拍摄的《黄金时代》宣告了超现实主义的结束。
《被遗忘的人们》为布努艾尔带来了世界声誉。[嘎纳电影节获奖作品]
布努艾尔50年代的主要作品:“宗教三部曲”--《纳萨林》、《比里迪安娜》(布努艾尔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沙漠中的西蒙》。
布努艾尔60年代的主要作品:“女性三部曲”--《女仆日记》、《白日美人》、《特丽斯丹娜》。
布努艾尔70年代的主要作品:《资产阶级隐秘的目的》(布努艾尔后期的代表作)、《自由的幽灵》、《欲望的隐晦目的》。
34.电影符号学的特点及意义:
电影符号学将注意力从文本系统的组织转移到符码的解读上的作法,标志着电影理论对爱森斯坦(蒙太奇电影理论)和巴赞(长镜头电影理论)的超越。真正构建起电影符号学理论的大厦的是:克里斯蒂安?麦茨。
克里斯蒂安•麦茨的两部著作是:《电影语言》和《语言和电影》。
35.世界当代电影理论的开创者:让?米特里
让•米特里的重要著作:《主要电影理论》。
[我国现代电影理论的开山之作;张爱昕和李佗合著的《论电影语言的现代化》。]
36.经典好莱坞叙事系统的基本特征(三个方面):
好莱坞经典叙事系统的核心是连续性剪辑。
37.好莱坞戏剧电影美学的特点:
(1)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2)清晰而简单的线性情节结构。
(3)人物形象的类型化和人物性格的片面化。
(4)拍摄方法和审美趣味的唯美主义倾向。
38.被称为好莱坞的“电影新生代”的是:乔治?卢卡斯、马丁•西科西斯、布莱恩?德?帕尔玛。
三人的主要作品:
乔治•鲁卡斯《THX-1138》(1971)[处女作]《巴顿将军》(奥斯卡最佳剧本奖)《星球大战》(系列)
马丁•西科西斯《穷街陋巷》(1973)、《爱丽丝不再住这里》(1975)《出租汽车司机》(1976)[首部大师级作品]《愤怒的公牛》(1980)、《喜剧之王》(1983)
布莱恩•德•帕尔玛《着装杀人》(1980)、《双重肉体》(1984)
39.世界电影理论的三个里程碑:
(1)以爱森斯坦为代表的苏联蒙太奇电影学派为电影理论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2)以巴赞为代表的写实主义美学为第二个里程碑。
(3)以麦茨为代表的电影符号学为第三个里程碑。
40.安德烈•巴赞的电影理论的特点:
安德烈•巴赞的理论的中心放在电影的社会性上。
安德烈•巴赞是一位纯粹的批评家和理论家。
安德烈•巴赞的写实主义美学。
[爱森斯坦和爱因汉姆的表现主义形式美学]
安德烈•巴赞创办的《电影手册》富有盛名。
41.长镜头和景深镜头的优势(安德烈•巴赞的观点):
(1)长镜头和景深镜头可以避免严格限制观众的知觉过程,它是一种潜在的表意形式。
(2)长镜头(镜头-段落)可以保证事件的时间进程受到尊重,景深镜头能够让观众看到现实空间的全貌和事物的实际联系。
(3)连续性拍摄的镜头—段落,体现了现代电影的叙事原则的自然流程,因而更具有真实感。
42.丹尼尔•霍佩尔的影片《逍遥骑士》开创了新好莱坞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