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艺网 81art.com】精彩巨献,《霍建起导演对电影剧本《给我一千个吻》的修改》。本年度有关导演最巨实用价值的专业资料,由学艺网专栏作家编导老师,携手爱心公益大使陈家伟和可爱的小布丁admin联袂推出,点击率高达160次,已有655人付费查看并下载。作品发表日期:Friday, October 08, 2010 15:42:16;文章更新时间:Sun, December 24, 2017 09:38:48 GMT;作品分类浏览目录:编导学堂;作品关键词:导演,导演和卡夫卡;作者所属频道:艺术辅导班。如对本文内容有任何疑义或建议,请在学艺论坛提出。
即将为您推出的是美文大作:霍建起导演对电影剧本《给我一千个吻》的修改,精彩不容错过,敬请关注!
霍建起导演认为,电影剧本《给我一千个吻》所谈的是亟待解决的剧作方面的几个大问题,其他方面的小问题暂不涉及;具体修改建议待项目确定后和编剧一起探讨。
1。电影剧本主题
一百年前,梁启超先生大声疾呼“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今天听来依然振聋发聩,因为少年永远是民族的未来。尽管国家一再强调素质教育,但由于面临应试高考的压力,高中阶段普遍轻视体育教育,尤其是高三,体育课几乎是名存实亡,确是不争的事实,致使一代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普遍下降,堪忧民族之未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德智体全面发展,万万不可偏废,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升学考试应该是个过程,而不是目的,一个健康的民族,才是有活力和前途的民族。
本剧借助一个体育老师带领高三毕业班开展体育活动的故事,以点带面,直指当前中学教育存在的弊端,呼吁加强全方面的素质教育,极具现实意义,符合国家精神,具有一定的高度和深度,这一主题也是未来影片获得成功的根本基点,要紧紧抓住。
2。电影剧本故事
本剧讲述了一个体育老师带领高三毕业班努力开展体育活动并使其面貌一新的故事。
现在剧本的故事基础很好,只是还不够清晰和凝练,稍显罗嗦了。
电影是形象化叙事,再深刻的主题也要靠一个好故事来呈现,现在的剧本,说思想的成分还比较多,在形象化上还要下一番功夫,主人公说什么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他做了什么,克服了什么障碍,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现在这些都有,但远远不够。
其实我们这个故事说白了,就是一个体育老师通过他的努力,改变了一个高三班和周围的人,其中两点要明确,一是体育老师做了什么努力,二是其他人有了什么样的改变,这两点目前都不够特别明显,致使感染力减弱。缺少体育教育是怎样的?有了体育教育又是怎样的?这两点必须有深刻的揭示,才能体现我们的主题,目前有,但不足。
体育活动一定要使这个班集体的学生有了良好的改变,才能很好地体现我们的主题。
“艺术即情感”,再深刻的思考也要通过一个动人的情感故事来表达,目前的故事有了良好的基础,但还显不足,缺少情感力量,概念化的东西还比较多;有思考,有关照,但缺情感;很多思考都是借剧中人的口说出来的,而不是靠情节体现出来的,深刻的主题还没有化成一个精彩的故事来表达。
3。电影剧本人物
塑造鲜活丰满的人物形象是所有叙事艺术的基本任务,电影也不例外。现在的几个主要人物,基本人各有貌,实为难得,但人物性格还不是特别鲜明,尤其是男主角,性格特征不突出,不如校长和教导主任明显,除了只知他是个大学生外,别的方面都没有体现,显得空洞和概念,需要加强。主要人物立不起来,势必会影响整个片子的成功。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家庭背景、个人经历又是怎样的?他是怎样喜欢体育教育的?对应试考试有过怎样的特殊经历?他对单纯追求考分的教育是一般性的反对,还是有着痛苦的情感记忆?他有过恋爱经历吗?他会喜欢什么样的女性?为什么还没有女友?他为什么要顶着压力去不顾众人的反对去搞体育活动?单凭热情、责任这些理由能够让人信服吗?等等,这些剧本里都没有很好的体现,影响了人物的丰满,需要特别加强。
剧本涉及的人物太多,造成笔墨分散,那一个都没有很好地写透;而且还造成了叙事分散,主体故事不突出。人物要集中,主体故事要明确、要单纯,要紧紧围绕主人公和主体事件来写戏。
4。修改建议
故事要精炼:紧紧围绕李晓彤如何克服重重阻力,如何开展高三体育活动来写,彰显前后精神面貌和身体素质的不同,不仅没有耽误学习,反而提高了应试成绩。李晓彤面临的阻力主要来自三大方面,首先是教务主任,代表着讲话的教育理念和体制;二是学生家长,代表社会层面认知的偏颇;三是学生,对体育的轻视,对身体素质重要性的陋知。李晓彤最终不仅改变了学生们,也改变了老师家长们。
人物要集中:人物集中,故事也就集中,便于营造冲突。建议主要保留人物:李晓彤、教务主任、马婷、校长、马婷父母、吕斯然(改为音乐老师);其他人物根据剧情需要可留可删。
丰富主要人物:李晓彤作为一个新型教育者的形象,不能光有理想、激情和责任,在人物前史里一定还要有个人的情感历程,而且还要和故事发生关联,他也是从应试教育走过来的,一定也会有惨痛的记忆;教务主任首先应是个兢兢业业的好教师,桃李满天下,爱学生,希望他们都能上大学,只是由于自身知识结构和社会大环境影响,变得落伍,她和李晓彤的矛盾是两种教育观的不同;校长是个好校长,就是有些摇摆,是个中间人物,明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面临应试的压力,又不得不顺应社会,常常做一些内心并不想为的事情,具有社会普遍意义;马婷是个把考上名牌大学作为唯一目标的学生,天资聪慧,是当代中学生的典型,传统教育观造成了她视野狭窄,再加上家庭的巨大压力,学校的期望,使其不堪重负,还没等她参加高考身体就垮了,是李晓彤让她重新恢复了健康,考出了好成绩;马婷父母也是一种社会典型,望子成龙,但由于自身文化的限制不懂教育和育才,他们才是应试教育的社会基础,是教育的悲哀;吕斯然,也是一种典型,有知识有抱负,但面对现实压力的时候,就选择了退缩,抗争能力弱,在李晓彤的精神感召下,重新唤起了责任心,也萌生了爱情。
强化冲突:戏剧即冲突。本剧的根本冲突是两种教育观的矛盾,教务主任坚持一切为高考让路,只有增加学习时间才能提高学习水平;李晓彤则认为,大学不是教育的目的,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不管将来干什么都要有一个好身体。矛盾焦点集中在马婷身上,她是学校的学习尖子,是北大的种子选手,各方重视,使其不堪重负,身体和心理都面临崩溃,激发李晓彤的斗志。
备注:以上所谈的是亟待解决的剧作方面的几个大问题,其他方面的小问题暂不涉及;具体修改建议待项目确定后和编剧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