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艺网 81art.com】精彩巨献,《命题散文的理论体系》。本年度有关命题散文最巨实用价值的专业资料,由学艺网专栏作家音乐老师,携手爱心公益大使陈家伟和可爱的小布丁mayingying联袂推出,点击率高达732次,已有209人付费查看并下载。作品发表日期:Tuesday, April 12, 2011 09:13:40;文章更新时间:Sun, December 24, 2017 10:17:40 GMT;作品分类浏览目录:叙事散文;作品关键词:命题散文,命题散文和天津商业大学;作者所属频道:艺术辅导班。如对本文内容有任何疑义或建议,请在学艺论坛提出。
即将为您推出的是美文大作:命题散文的理论体系,精彩不容错过,敬请关注!
命题散文的理论体系
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文学等体裁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关于散文这一概念,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含义。在中国古代,散文是与韵文相对而言的。它的范围极广,把韵文以外的所有文章统称为散文,既包括文学性的,也包括非文学性的。因此,在古代,它不是文学的类别,而是文章的总称。以后,随着文学概念的逐渐明确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又泛指除了诗歌以外的所有文学样式。我国从“五四”以后,一般将散文看作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大文学样式。然而,对现代散文的看法目前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散文包括史传文学、报告文学、文艺性杂文及科学小品等。狭义的散文主要指那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灵活自由地抒写作者感受的文学性较强的作品。虽然散文的内容,形式与表现手法到现在仍然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但总体来说,散文是一种灵活自由、不受拘束的体裁样式。它可以叙事,但不一定有完整的情节,也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要目的。散文也可以抒情,但又不象诗歌那样受一定的格律限制。有些散文还可以有一定的实用目的,但又兼具艺术价值。若仅从表面形式看,散文确实“散”,但是,它散而不乱,或者说是“形散神不散。”散文的类型,若从其艺术表达角度来说,可分三类:抒情性散文、叙事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而这三类之中又分别有多种具体样式。下面先谈谈散文的基本特征。散文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选材广泛。散文的选材范围在几种文学体裁中是最为自由广泛的。天地万物、古往今来、中国外国、东方西方、自然社会都可以作为散文描写的对象。大到宇宙太空,小到蝼蚁芥子,传说中的传奇英雄,日常里的柴米油盐,都是散文题材的来源。某种意义上说,散文的选材几乎不受任何时空条件的限制。在散文里,我们既可以描写实实在在的家长里短,也可以表现虚无飘渺的精神世界;既可以叙述历史事件与人物,也可以将笔触伸展到奇幻莫测的传说与神话的时空;既可以抒发内心的情感,也可以就某一哲理娓娓道来;既可以模山范水,也可以议论风生等等。总之,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天地之大,芥豆之微,都在散文的选材范围之内。我们常说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其实这句话除了指散文的形式结构的“散”之外,还应该指散文选材的自由灵活,不受限制。
第二,内容真实。散文与其他文学体裁的又一个重要区别是它的内容不能虚构。它所描写的对象必须是真实不虚的。在小说、剧本和一些叙事诗中,作者是可以虚构人物和故事情节的,但散文不能这样做,这似乎是一种约定俗成。我们很难想像散文会像小说戏剧那样出现虚构的人物和事件,散文中涉及到的人物形象和事件都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其描写对象不能有凭空想像的成分。在情感方面,散文所要表达的也应该是作者真实的情感,不能“为文而造情”。因此,散文的记人叙事有一个前提就是真实。不过,因为散文的选材范围比较广,所以有的散文难免要涉及一些远离社会现实的内容,比如神话传说,但这些神话传说也必须是历史上早已存在的,作者不能凭空编造。另外,散文的样式之一寓言里面,是有一些虚构的故事情节的,但一方面,寓言的主要目的在讲道理,而不是叙事与抒情;另一方面,寓言这种散文样式已经前定地告诉人们,这是假的。这好比人可以戴面具,但不可以把整个面孔都换成假的。人可以接受面具,但不能接受假的面孔。寓言里的故事情节就是面具,而故事情节后面的道理就是人的本来就有的面孔。
第三,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散文不以塑造人物和讲述故事为主要目的。散文的主要任务是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描写其人生境遇,抒发情感或讲述哲理。作者对自己所见所闻的描写和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表现其对于人生和世界的感受和判断。这一目的达到,散文的任务即告完成。因此,散文中即使出现一些人物和事件,也是为着这一终极目的服务的。所以,我们看到散文中出现的人物常常仅仅是一个局部。作者在创作时对人物的处理往往也是只及一点,不计其余,只要不影响散文整体思想的表达即可。对于散文中需要涉及的事件的处理也是一样。我们有时在一篇散文中只能看到某个事件的一些细节或侧面,没有完整的情节的展现,甚至根本没有情节,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该文中心题旨的了解。
第四,结构自由,精致短小。散文“形散神不散”。这是说散文结构的自由灵活的,这也是散文与其他文学体裁在形式上的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小说、诗歌、戏剧都多多少少地受各自格式的限制,但散文却不存在这方面的限制。散文可以在广阔的题材领域中自由出入,也可以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上灵活取舍,还可以不受时空的束缚而纵横穿插。但散文结构上的散也并不是无原则的、毫无目的的,它要受文章中心题旨的驾驭,一篇散文无论多“散”都要围绕着其主题展开,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这才是成功的散文。散文形式上的另一特点是短小精炼。散文因为受其结构松散的限制,在篇幅上不可能作太大展开,否则会因其结构松散而导致枝蔓和无序。不过散文中也有一些篇幅较长的作品,象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万多字,余秋雨的许多散文作品也动辄上万字。张爱玲散文中最好的几篇篇幅都比较长,如《更衣记》、《私语》、《烬余录》等等。但篇幅长的散文毕竟只是少数,大多数散文作品还是短篇。
第五,语言优美简洁。散文篇幅短小,又不象小说和戏剧以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吸引读者,也不象诗歌作品具有音韵上的节奏之美。这就要求散文在语言上提高艺术表现力。一篇散文,无论说理、抒情,还是叙事,要在较小的篇幅内表达一个完整的思想,阐述一个明晰的事理,如果语言上缺乏表现力、平板、枯燥、单调,是根本不会吸引读者的。因此,散文语言上的经营尤为重要。成功的散文语言可以使一篇短文具有纵深感、立体感,有摇曳生姿之致,有曲径通幽之旨。又由于散文内容多贴近生活,所以语言上应该简洁明了,不要罗罗嗦嗦。语言上的简洁与优美并不冲突,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简洁的语言才是优美的。相反,那些毫无节制信马游缰的语言绝不会让人赏心悦目。孔子说:“词达而已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国古代,为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之为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