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全景画面和远景画面在风光片中占有的地位极其重要,而广角镜头的视场角开阔,景深大,和标准镜头相比具有表现广阔空间和宏大现场的优势,所以在拍摄中我们充分利用了广角镜头的这一特点。此外,广角镜头所具有的在较近距离表现较大范围的功能也在《显陵》一片中,特别是在我们低空飞行航拍明显陵时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明显陵四面环山,占地面积2747亩,约183万平方米。景区内几乎所有的景物(如山、水、石像生、雕刻、建筑物及建筑遗迹等)均为静物。如采用平铺直叙的拍摄手法,会使画面显得呆板、僵硬。为了取得静中有动,多角度,多景别的视觉效果,摄制组设计了大量的
运动镜头,通过镜头的推、拉、摇、移的变化使静止的建筑或景物活了起来。
在拍摄中,我们时常遇到一些拍摄距离不可能延长的地方,如拍摄宝城、圣号碑、龙凤浮雕及九曲河上的汉白玉石桥等,这时广角镜头成为我们最佳的选择;而且当我们在明楼上用广角镜头拍摄显陵陵区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近距离的景物被更多地收进画面中,整个景区也因此显得开阔舒展。而采用大口径变焦镜头作为拍摄特写的主要器材则准确再现了显陵的琉璃双龙壁、琼花照壁、碑文和相关的历史古籍文字的局部或细节。
四、节目的后期制作数字化,令专题片锦上添花
各种镜头在未经巧妙地组合统一起来之前,只是许多零碎的片段,构图再美、信息量再大、表现力再强的镜头,若没有认真挑选和进行有意义地编辑,在段落中和成片前,也只能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难以展现自身的光彩。只有对它们进行切割、磨洗、
造型、镶嵌,才能展现出其天生丽质。所以说:编辑决不只是重造,而是一种创造。
从剪辑的角度讲,
电视片的构成因素有三:画面、运动、镜头的连接。其中,画面是电视片构成的最基本的因素,它是视觉信息的载体;运动是电视片构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没有运动也就没有电视片可言;画面的连接即剪接,是
影片构成的另一要求,也是最重要的要求。
画面的选择是后期剪辑的第一步,在这里,画面的选取并不是简单地从几条
素材中选出最好的一条,而是在所有的镜头中选出既有充分美感,又具有代表性的镜头来表现主题,达到我们所追求的意境,一般性的画面连贯流畅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利用景物、色彩、动作,以及不同的镜头彼此之间存在着的内在的关联,依据人们的视觉规律和
心理特征将这些镜头被有机地组接在一起。
记得有一位剪接师说过:剪接
工作往往不是靠规则而是靠感觉。所以我在剪接过程中非常注意屏幕的
形象感和效果感,加上由于在前期参加了节目的摄制工作,熟悉了解说词,在剪辑前又反复审看了素材,因此在剪接画面时已对动作剪接点、情绪剪接点、节奏剪接点和声音剪接点做到了心中有数。
非编系统集视/
音频编辑、特技、字幕、调音台等诸多功能于一体,不仅克服了录像机多代合成时图像质量下降的缺陷,而且素材可以随意移动和修改。由于非编系统的使用,保证了所拍摄的
视频素材的信号在编辑过程中不损失,也大大减轻了编辑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使许多在线性编辑系统中无法实现的想法成为可能。
1.素材量化采集
通过视音频板卡将录像带上的视音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存储在高速硬盘上。
2.素材编辑
分为素材编排制作和素材出入点设定两步。
(1)一般的非编系统都有2个基本的视频轨、一个FX转场轨、若干个合成轨和若干个音频轨。其中2个基本的视频轨就相当于线性编辑中的2台放机,2个视频轨上的视频片段重叠的地方可以通过FX轨来完成传统编辑中由特技机完成的转场。
选择最有表现力的画面,按照思维和形象两方面的逻辑顺序进行编辑。在段落中,选取的每一个画面都要从
内容的要求出发,切忌包罗万象。总之,在剪辑过程中牢记既要突出主体,又要有表现陪体;既有环境气氛的渲染,又有局部感情的描绘;既要有整个环境(全景),又要有局部细节(近景、特写),要善于选择细节画面(如表情、动作、特定意义的景物、同期声等),充分表现具体的内容和烘托感情,通过主体的画面处理、因果关系、呼应关系、遮挡镜头以及声音来作为划分段落的过渡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