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艺网 81art.com】精彩巨献,《评剧——20世纪30年代的新兴剧种(三)》。本年度有关戏剧最巨实用价值的专业资料,由学艺网专栏作家播音主持老师,携手爱心公益大使陈家伟和可爱的小布丁yuanying联袂推出,点击率高达159次,已有481人付费查看并下载。作品发表日期:Monday, September 05, 2011 13:51:26;文章更新时间:Sun, December 24, 2017 11:46:15 GMT;作品分类浏览目录:编导学堂;作品关键词:评剧,学编导和美术成绩查询;作者所属频道:艺术辅导班。如对本文内容有任何疑义或建议,请在学艺论坛提出。
即将为您推出的是美文大作:评剧——20世纪30年代的新兴剧种(三),精彩不容错过,敬请关注!
1912年前后,平腔梆子戏组建了它的第一个演出班社—“庆春班”并进入唐山演出。唐山是冀东地区的著名工业城市,有着更为稳定的戏曲消费群体,这对新兴剧种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唐山人王永富修建了第一个专演平腔戏的茶园—永盛茶园,这也是评剧历史上的第一个剧场。1917年,王永富的儿子王凤亭在庆春班的基础上组建了专演平腔的班社—永盛合班。永盛合班的核心人物仍然是成兆才,主演是男旦演员月明珠。虽然当时已经采用了平腔的名称,但是观众仍然认为这是一种莲花落演出,所以俗称他们为“唱落子的”,这个阶段的评剧也因此被称为“唐山落子”。评剧“唐山落子”阶段所演剧目有《占花魁》、《杜十娘》、《珍珠衫》、《花为媒》、《王少安赶船》、《因果美报》、《斩窦娥》、《巧换婚》、《回杯记》、《打狗劝夫》、《老妈开唠》、《马寡妇开店》等。这些剧本大都为成兆才创作,家庭伦理题材是其主流。成兆才的戏为评剧的发展赢得了观众的基础,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舞台经验。
1918年“永盛合班”在山海关兴业茶园演出时,采用奎旭东老人的建议取“评古论今、警化世人”之意,改名为“警世戏社”。1919年,警世戏社出山海关到辽宁营口一带演出,评剧从此进入东北。此后的数十年,评剧在东北大受欢迎,著名的《杨三姐告状》一剧就在这一时期首演于哈尔滨庆丰剧院。
《杨三姐告状》是成兆才根据时事编写的时装新戏,剧本超越了以往惯常表现的家庭伦理的题材,讲述了一个弱女子与残酷的社会现实相抵牾的故事,具有震撼人心的人民性、现实性和通俗性。《杨三姐告状》、《枪毙驮龙》等现代戏使成兆才的戏剧创作达到了高峰。1923年警世戏社在天津演出,采纳曾任前清两广总督的吕海寰的建议将平剧的“平”字加“言”字旁,称“评剧”,从此才有了评剧之称。
冀东莲花落虽然一开始也是农民的艺术,经常走街串巷撂地演唱。但是,1900年前后经过成兆才等人“拆出”改革以后,莲花落却没有继续留在农村演出,而是进入了冀东的工业城市开平、滦州、唐山一带演唱,开平是开平煤矿所在地,滦州是滦州煤矿所在地,开平、滦州这两地集中了大量煤矿工人。唐山是冀东著名的工业城市,更是有大量的劳动者和城市手工业者聚居。这样的观众群体是东北二人转的农民观众、打鱼人观众、挖参人观众、车老板观众甚至是土匪观众们无法比拟的。二人转在东北农村演唱,观众构成主要是农民。评剧的观众比农民更有经济上的实力来消费戏曲艺术。事实证明拆出莲花落在唐山的发展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评剧正是在唐山拥有了它的第一个剧场——“永盛茶园”。评剧也正是在唐山成立了由唐山人王凤亭出任东家的第一个职业班社——永盛合班。有了职业的班社和固定的演出场所,戏曲艺术的消费成为了可能,评剧加快了艺术革新的步伐。除了职业班社的成立、进入城市演出这两个原因以外,评剧比起二人转的发展还多了一个契机,那就是领军人物成兆才。我这样说并非是要陷入文艺发展观中的个人决定论,文艺现象不是少数天才的偶然创造,我们不能夸大成兆才在评剧发展中的主观能动作用。评剧的历史不是完全由成兆才书写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是社会的需要使评剧的发展选择了成兆才的创作与改革。恩格斯说:“恰巧某个伟大的人物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一国家,这一情况完全是种偶然性。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人除掉,那时就会需要有另外一个人来代替他,并且这个代替者是会出现的,——也许是较好些或者较差些,但是经过一些时间总会出现的。”[13]也就是说,没有成兆才也会有李兆才张兆才的戏曲改革来被评剧的历史发展所选择。1874年出生于河北省滦南县的成兆才自幼以唱莲花落谋生,先工旦角后改丑行,艺名东来顺。1908年,成兆才在冀州首府永平演出时,他将莲花落改名为“平腔梆子戏”,同时他对莲花落音乐、表演、进行了大胆的“拆出”改革,剧本从叙事体改成代言体,有了老生、老旦、青衣、小旦等行当和逐渐发展为程式性、规范性的舞台动作。在唱腔方面改进和创造出小悲调、大悲调、十三咳等新腔。伴奏乐器除板胡外,还增加三弦、大笛子等,武场使用用大小锣、堂鼓等。他的改革使莲花落艺术在向大戏发展的过程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同时他还为评剧创作了大量的剧目,因而评剧被称为“成家戏”。戏曲的发展始终没有离开这些杰出艺术家的创造,无论是关汉卿、王实甫之于元杂剧还是梅兰芳之于近代京剧的发展,这不是简单的“个人决定论”而是以“角”为中心的中国戏曲表演和创作体系的历史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