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艺网 81art.com】精彩巨献,《略谈元杂剧中的软弱型儒生形象, Story 2》。本年度有关戏剧学习最巨实用价值的专业资料,由学艺网专栏作家播音主持老师,携手爱心公益大使陈家伟和可爱的小布丁yuanying联袂推出,点击率高达297次,已有452人付费查看并下载。作品发表日期:Thursday, September 08, 2011 10:38:52;文章更新时间:Sun, December 24, 2017 11:48:23 GMT;作品分类浏览目录:编导学堂;作品关键词:元杂剧,元杂剧和荒诞派戏剧;作者所属频道:艺术辅导班。如对本文内容有任何疑义或建议,请在学艺论坛提出。
即将为您推出的是美文大作:略谈元杂剧中的软弱型儒生形象, Story 2,精彩不容错过,敬请关注!
可见,元杂剧此类软弱儒生形象性格具有一致性,在剧作中也只起一个符号的作用,软弱“才子”衬托勇敢“佳人”的“才子”符号,其性格本身并无多大文学价值意义。但从另一角度而言,文学是社会政治、经济、阶级状况的反映,杂剧中儒生的软弱一定程度上是元代文人自身社会地位低下的体现,而社会地位的低下又直接导致儒生的软弱和抑郁。这二者是不可分割的。试想《破窑记》吕蒙正住的是破窑,吃穿尚且不能解决,我们姑且不论他有心无心反抗,但显然,他是无力反抗的。对于这类文人,我们的剧作家寄予他们更多的是同情而不是批判。刘月娥甘住破窑,志守清贫,为的是有朝一日吕蒙正必能金榜题名。《举案齐眉》中儒生更被提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贫穷至极的梁鸿备受千金之躯的孟光青睐。官宦财主在她眼内都成了“泼赖徒”,她坚信梁鸿“一日若遂风雷志,敢折蟾宫第一枝”。因此,即使仕进道路再艰难,儒生地位再低下,为着这渺茫的“蟾宫第一枝”,很多儒生甘愿“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在科举的道路上艰难跋涉。而元杂剧的这类儒生则成了他们的楷模和榜样,激励他们前赴后继